全国服务热线 18051097905

未来产业发展面临哪三方面挑战?

发布:2024-05-22 14:29,更新:2024-06-20 10:00

未来产业发展还存在市场培育力度需进一步加大、部分前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、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等问题。

市场培育力度需进一步加大。随着未来产业顶层设计不断优化,我国先进通信、量子信息、人工智能、卫星互联网等重点领域企业纷纷开展新一轮战略布局,但仍存在产业主体不强、竞争力不足等问题。腾讯研究院2023年7月发布的《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2023——构建未来产业竞争力》显示,在未来信息、未来能源、未来制造、未来空间和未来生物等领域中,从企业规模来看,大多数企业的人员规模都在200人以下,且以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为主,缺乏生态主导型领jun企业。从投资次数分布情况来看,未来产业在初创阶段和风险投资早期的企业占比较高,占到获得融资且未上市企业的3/4以上,表明大量未来产业企业仍属于发展初期。数据显示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天使轮、A轮及战略融资事件数量总和超过50%。此外,相关央企虽已开始布局人工智能、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,但仍处于技术论证和场景前期验证阶段,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市场化规模,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。

部分前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。未来产业高度依赖基础研究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,目前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依然不足,科研成果到市场的产业化路径仍有待完善。一是科技研发投入比较低。我国部分企业对基础研究投入的贡献度低,仅占1%左右,企业对基础研究原创性的投入缺乏动力,对前沿技术的掌握能力仍有待提升。二是部分前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。地方普遍反映,受场景拓展限制,前沿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较慢,例如在量子信息等领域,很多企业对其产业化前景预期不高,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经济效益。

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。受技术发展、资本创新、市场需求、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影响,未来产业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。一是我国未来产业培育仍面临统筹好“长期”和“短期”、“政府”和“市场”关系等挑战,资本市场“短平快”现象较为普遍,难以满足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长期投入。二是在未来产业的基础核心技术研发方面,现有科技金融机制仍然以政府补贴为主,产业私募基金、风险投资等市场主导的新型金融产品体系仍然缺乏,难以满足未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多元化、市场多层次化、细分领域个性化的资金需求。

「知识产权声明」本文(包括用图)旨在与您分享相关资讯与发展动向,无任何商业用途,如有侵涉版权及其他事宜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处理,谢谢支持!

想要了解更多,欢迎来电咨询;

常理企业服务旨在为客户创造价值,提供品质服务,请您放心。十年+经验咨询老师,全程跟进,专业服务。


联系方式

  • 地址:苏州市吴中区长桥街道双银星座商务广场1幢1205室
  • 邮编:215000
  • 电话:18051097905
  • 联系人:褚小伟
  • 手机:18051097905
  • 微信:CPCXM1
  • QQ:918280203